名称:中国民间疗法
创办日期:1993年   刊期:半月刊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ISSN 1007-5798
CN 11-3555/R
邮发代号:82-695
电话:010-64405732,64405735
E-mail:zgmjlf@163.com

 


学术探讨

  • 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张媛婷;胡宗仁;蔡虎志;彭丽琪;陈新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迫在眉睫,应重点从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强建设,以推动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中医药力量。

    2022年22期 v.3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从“积滞化证”及“六郁两伤”浅谈小儿积滞的辨治思路

    张宇婧;梁磊;郭旭冉;李牧瑶;陈晨;闫永彬;

    该文从小儿积滞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古今医家对小儿积滞的认识出发,从“积滞化证”及“六郁两伤”角度,系统阐释小儿积滞的核心内涵、病机演变及证候特点,并附临证选用越鞠保和丸加减治疗验案1则。

    2022年22期 v.30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肺结节的中医认识浅析

    乔玉;奚肇庆;

    该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2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相关文献,总结临床医家对肺结节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认为肺结节的病名为“肺积”“积聚”“咳嗽”“喘证”等,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脾、肾虚为本,以痰、瘀、气、热、湿为标,病位在肺,涉及脾、肾、肝等,证型分为肺脾气虚、肺肾两虚、痰瘀阻肺、痰热蕴肺、痰湿或痰浊阻肺。

    2022年22期 v.30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名医传承

  • 师瑞华运用理筋动髋法治疗内收肌损伤经验总结

    郭恺;师瑞华;

    师瑞华主任医师对诊疗内收肌损伤有独特认识,以“明辨病因、筋骨并重、辨证取穴”为学术诊疗思想,以理筋动髋法为主要治法,以“理筋、按动、取穴”为临床诊疗特色。该文介绍师瑞华主任医师运用理筋动髋法治疗内收肌损伤经验,并结合典型病例具体分析。

    2022年22期 v.30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常克治疗小儿汗证经验

    刘佩忻;袁浸尧;常克;

    汗证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6岁儿童。除虚证之汗出外,实证也可导致小儿汗证,加之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及病情发展,临床亦常见虚实夹杂之证。常克教授指出小儿汗证主要证型包括营卫不和证、阳明实热证、肝阳亢盛证、腑实不通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肾虚证,临证时宜辨证论治,兼顾虚实,灵活处方。该文介绍常克教授治疗小儿汗证的经验。

    2022年22期 v.30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程丑夫运用柴胡加葛汤加减治疗项痹经验

    毛宗裕;程丑夫;刘建和;曾蓉;

    柴胡加葛汤具有疏调气机、解肌通络的功效,程丑夫教授依据治痰、治瘀、治郁、治虚4个治则治疗项痹,注重根据患者主症及兼症辨证诊疗,临床效果卓越。该文主要介绍程丑夫教授运用柴胡加葛汤加减治疗项痹的经验。

    2022年22期 v.30 18-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特色疗法

  • 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

    赵玄骥;佟磊;肖敏;蒙璐;薛小卫;陈才;杨景科;

    目的:探讨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下肢运动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主动踝背伸角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集针刺法联合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患者偏瘫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2022年22期 v.30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改良颈椎仰卧拔伸法结合内功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周旭;沈国权;罗金寿;安洋阳;李振;马红敏;徐金美;

    目的:探讨改良颈椎仰卧拔伸法结合内功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选取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拔伸颈椎与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颈椎仰卧拔伸法结合内功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颈椎仰卧拔伸法结合内功推拿治疗颈性眩晕,能够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疗效。

    2022年22期 v.30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基于经筋理论的手法治疗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的影响

    李国庆;田民;张英杰;马文上;

    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的手法治疗联合核心肌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核心肌训练,观察组在核心肌训练基础上采用基于经筋理论的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57.14%(36/63),高于对照组的39.68%(2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核心肌训练基础上采用以经筋理论为指导的手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减轻其疼痛,改善其腰椎功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2022年22期 v.30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子午流注择时中药拔罐在痰湿中阻型胃痞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姚芮;陈柘芸;石丹梅;廖子鹏;杨芳;吕艳;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择时中药拔罐在痰湿中阻型胃痞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痰湿中阻型胃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失访7例,纳入43例;观察组失访5例,纳入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采用子午流注择时中药拔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量表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GIQLI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子午流注择时中药拔罐能有效提高痰湿中阻型胃痞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肠道生活质量。

    2022年22期 v.30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刘奕奕;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电针排刺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下腰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JOA下腰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为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雷火灸结合电针排刺法治疗寒凝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疗效。

    2022年22期 v.30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热敏灸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Meta分析

    武蓉;王芳;王寒;

    目的:针对热敏灸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有关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1 0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敏灸联合其他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4,95%CI(1.18,1.32),P<0.000 01],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RR=1.78,95%CI(1.45,2.19),P<0.000 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热敏灸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本研究所纳入文献质量偏低,论证强度受限。

    2022年22期 v.3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八段锦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P物质及疼痛评分、下肢功能指标的影响

    杨天昀;邓文韬;韩织优;唐雨;吴美美;薛飞;邓娟;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P物质及疼痛评分、下肢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八段锦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P物质水平、疼痛评分[简式疼痛问卷表(MP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下肢功能指标[直腿抬高角度及Oswea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MMP-3、IL-1β、P物质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MP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D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八段锦联合推拿进行康复治疗,能够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减轻疼痛感,改善下肢功能。

    2022年22期 v.3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筋膜锻炼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观察

    申京哲;朴荣;

    目的:探讨筋膜锻炼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颈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筋膜锻炼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87.50%(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筋膜锻炼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小关节紊乱症,可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疼痛。

    2022年22期 v.3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疗效比较研究

    胡攀;胡月;杜思能;

    目的:比较旋前复位法与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2例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根据复位手法不同分为旋前复位组(60例)和旋后复位组(62例)。旋前复位组采用旋前复位治疗,旋后复位组采用旋后复位治疗。评估两组患儿复位前、复位时、复位后疼痛程度,统计两组患儿的复位成功率。结果:复位前、复位时、复位后,两组患者同期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旋前复位组一次复位成功率为93.3%(56/60),二次复位成功率为75.0%(3/4),总复位成功率为98.3%(59/60)。旋后复位组一次复位成功率为72.6%(45/62),二次复位成功率为17.6%(3/17),总复位成功率为77.4%(48/62)。旋前复位组一次复位成功率与总复位成功率均高于旋后复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方面,旋前复位法的复位成功率高于旋后复位法,但两种方法复位时疼痛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022年22期 v.30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金权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探究

    成海红;王乾平;王金权;刘小英;曹雪盼;黄瑶;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探讨王金权教授治疗崩漏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21年4月晋中市中医院王金权名中医门诊收治的崩漏病例,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病例处方,得出王金权教授治疗崩漏的辨证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结果:共纳入病例处方215首,药物66种。其中使用频次高于20次的药物共有29种,药物多性温、平,味甘、苦,归肝、脾、肾经,证型以寒凝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多见,治法以养血调经、温经散寒为主。当支持度个数设置为78、置信度设置为0.75时,得出高频药物组合共18种。结论:王金权教授治疗崩漏药味精简,性多温平;脏腑辨证,调和气血;缓急得当,标本兼顾;活涩并用,明辨虚实。

    2022年22期 v.3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枢机不和型不寐的临床观察

    袁育红;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枢机不和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枢机不和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口服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总分、中医症状等级分级量化积分,评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SRSS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等级分级量化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枢机不和型不寐,能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2022年22期 v.30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普济方》中治疗心悸处方的用药规律

    王珊珊;张艳;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探讨《普济方》中治疗心悸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普济方》中治疗心悸的处方,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建立数据库,分析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运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剂319首,涉及中药225种。药物使用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10位的中药是人参、甘草、远志、茯苓、茯神、麦冬、桂枝、当归、生姜、黄芪。药性以温、寒、平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其次为苦、辛味,药物归经多属于心、肺、脾经,其次为胃、肝、肾经。常用药物组合有“人参,甘草”“人参,远志”“人参,茯神”“人参,茯苓”“麦冬,人参”。最终演化出10个核心组合及5个新方。结论:《普济方》中治疗心悸处方注重补虚泻实,补益气血,补肾助阳,同时配伍清热化痰息风,疏肝重镇安神。

    2022年22期 v.30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升阳二术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张一典;刘成全;徐妍;

    目的:探讨升阳二术方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胰岛素抵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脱落两例,最终纳入28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纳入27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升阳二术方治疗。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空腹采血,测定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INS水平及HOMA-IR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升阳二术方治疗痰湿型PCOS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可明显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

    2022年22期 v.3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中西医结合

  • 葆宫止血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赵新爱;

    目的:评价葆宫止血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葆宫止血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24 h的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P、TNF-α、IL-8、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PTT均短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葆宫止血颗粒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恶露持续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2022年22期 v.30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龙葵外敷结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远期疗效观察

    梁艳;熊冻;张勇;李春花;陈万辉;向星宇;龚正寿;

    目的:观察龙葵外敷结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泛昔洛韦分散片+维生素B_1片+维生素B_(12)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龙葵捣碎取适量外敷治疗。评估两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5%(4/38),低于对照组的34.2%(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龙葵外敷结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疗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与干预作用,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22年22期 v.30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侯秀琴;

    目的:基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片治疗,联合组采用阿司匹林片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DL-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V、FIB、WB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26%(2/47);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70(4/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且用药风险性较低。

    2022年22期 v.30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补肾化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孕早期复发性流产血栓前状态的临床观察

    贾惠琴;张丽萍;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孕早期复发性流产(RSA)血栓前状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孕早期RSA血栓前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补肾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孕检指标[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IB、D-Dime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T、APTT及PT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孕酮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β-HC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27/29),高于对照组的72.4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产率为62.07%(18/29),高于对照组的34.48%(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早期RSA血栓前状态患者于临床常规治疗中应用中药补肾化瘀方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凝血指标改善效果,提高β-HCG、孕酮水平,有助于获得更高活产率。

    2022年22期 v.3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基础研究

  • 毫针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腧穴电阻、温度和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

    赖清;张婷;陈波;周媛;王鼎;吴永强;司原成;莫曦雅;

    目的:探究毫针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腧穴穴区电阻、温度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4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空白组,每组7只。两组大鼠称重固定后,仅针刺组给予针刺足三里穴干预,捻转行针5 min,频率60次/分,留针10 min,共操作3次后出针,每日1次,连续干预3 d。针刺结束后,测量两组大鼠穴区电阻和温度,切取以穴点为圆心,直径0.5 cm、深度0.5 cm区域的组织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组织块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的含量,并计算磷酸腺苷总量(TAN)值。结果:干预后,针刺组腧穴电阻、温度均低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ATP、ADP、AMP、TAN均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针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可降低穴区电阻及温度,提高腧穴能量代谢水平及穴位敏化程度,从而达到激活腧穴的作用。

    2022年22期 v.30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医教论坛

  • 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提升中医药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探讨

    李俊凯;熊艳霞;闫海峰;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当今国内外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在认识与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尤其重视社会、情志因素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发展变化及预后转归的影响,并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将情志与五行相配,从而对情志疾病进行辨证施治,体现了人文关怀在中医药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中医人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言传身教,未能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现代的医学教育模式又缺乏师生之间人文关怀“关系”的建立。诺丁斯关怀理论强调从“关系”的角度把握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的方方面面,本研究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探索适合提升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策略与方法,为中医药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2年22期 v.30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医话医案

  • 小建中汤加减治疗重度脂肪肝验案1则

    陈士升;姬广慧;

    脂肪肝是由肝内脂肪氧化能力减退、脂肪酸合成过多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代谢性疾病。现代医学迄今尚无明确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在此领域,中医药展现出了一定优势。该文通过分享小建中汤加减治疗重度脂肪肝验案1则,以期深化对脂肪肝的中医药研究。

    2022年22期 v.30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类风湿关节炎伴下肢血肿病案分析

    朱烁;芦丽莎;颜天舒;赵佳辉;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处骨关节受累为表现的,以慢性、进行性、侵蚀性为基础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具体病理特点是受累关节处滑膜增生、慢性炎症及血管翳的形成,进而造成对关节和骨质的破坏,导致关节的畸形和功能丧失。患者在遭受直接或间接的筋肉损伤后,肌肉内的血液与肌纤维被封闭在内,最终形成下肢肌间血肿。该文报道类风湿关节炎伴下肢血肿病案1则,探讨类风湿关节炎与下肢血肿之间的联系与治疗,认为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在类风湿关节炎和下肢血肿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IL-6、TNF-α揭示了类风湿关节炎和下肢血肿这两种疾病存在联系,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相继发病。

    2022年22期 v.30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伴霉菌感染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案分析

    谢平;康涵威;康军阳;杨芳;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为主诉,伴随症状不典型,化验检查示白细胞、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但伴霉菌感染者临床少见。该文报道伴霉菌感染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1例。该病例为危重型病例,进展迅速,虽经积极抢救,但因病情重抢救无效死亡,分析此病例以期对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有所帮助。

    2022年22期 v.30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方治疗SAPHO综合征报告1例

    李祥林;张云鹤;

    SAPHO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有皮肤病变及骨病变,临床少见。该文介绍1例SAPHO综合征患者,以双手掌、足弓反复脓疱,伴多发关节疼痛6个月为主诉,经经方治疗后疗效显著,疼痛明显减轻,皮损消退。

    2022年22期 v.30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验案两则

    沈优;陈朝明;

    陈朝明教授运用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该文分享其运用针刺配合整脊疗法治疗上尿路结石验案两则。

    2022年22期 v.30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动脉溶栓治疗“Y形”延髓梗死验案

    郑娜;杜元灏;

    该文从针刺法、疗效等方面对针刺联合动脉溶栓治疗“Y形”延髓梗死的病案作一详述。该文认为,在动脉溶栓后脑梗死患者急性管理和康复中应用针刺疗法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2年22期 v.3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穴位埋线致血栓性浅静脉炎不良反应1例

    彭农建;唐琳洁;

    血栓性浅静脉炎作为穴位埋线治疗的不良反应来说临床较为少见,该文介绍1例穴位埋线治疗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病例,分析其诊治过程,以期为临床对于穴位埋线不良反应的预防和鉴别提供参考。

    2022年22期 v.30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推拿配合温针疗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验案1则

    梁光萍;李嘉;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由慢性劳损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是康复科、骨伤科的常见病。该病发病因素与寒冷刺激、外伤、长期劳损等密切关联。在临床上中医采用外治特色疗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颇有疗效,改善作用较为明显。该文介绍推拿配合温针疗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验案1则。

    2022年22期 v.30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综述

  • 浅析金匮温经汤治疗不孕症作用机制

    毛炎佳;王春霞;姜玉婷;翟新苗;

    该文分析经典名方温经汤的配伍特点,总结其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作用及研究现状。金匮温经汤作为经典名方,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有独特优势。温经汤对排卵有双向调节作用,可降低寒冷刺激、血液凝滞导致的血黏度升高,有效降低红细胞聚集力,改善血瘀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生殖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缩小异位病灶面积和子宫动脉血流。

    2022年22期 v.3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王珊珊;吴远华;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疗效,其作用机制是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的,主要通过抗炎、修复受损血脑屏障、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再生及血管新生,以改善脑循环、神经功能,增强学习记忆等。该文阐述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022年22期 v.30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百华苑

  •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论治食管癌

    孙旭杭;蒋士卿;辛静;张云慧;周月玲;王留芳;翟怡然;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医对食管癌的治疗有着良好的效果。清代医家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以脾胃之气为本,肝脾左升化为心火,肺胃右降化为肾水,此过程中阴阳互根、交合,周而复始,使人体阴平阳秘。从“一气周流”理论出发,食管癌病机在于脾陷胃反、肺不布津、肝郁胆逆。治疗上应健运脾胃、降肺布津、疏肝利胆,使人体的气机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采用“一气周流”理论指导对食管癌的论治,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22期 v.30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桑黄防治肿瘤的研究进展

    马玥;徐振晔;王中奇;王立芳;

    桑黄是一种可食用真菌,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桑黄对肺癌、胃癌、乳腺癌、肠癌、食管癌、脑胶质瘤、肝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病具有防治作用,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侵袭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增效减毒、抗氧化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也有显著作用。该文对近年来桑黄防治肿瘤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桑黄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品种进一步充分开发,也为防治肿瘤探索新前景。

    2022年22期 v.30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欢迎订阅《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

    <正>2010、2011、2012、2013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每本定价128元。2014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定价158元。2015、2016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每本定价168元。2017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合订本定价200元。

    2022年22期 v.30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图书推荐

    <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示,中医应用方药治病的方法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陈建国所著《经方脉证图解》就是对这一方法的践行。临床应用一张方治病能够取效,是因为符合了这张方对应的病机,而相应的病机会客观地体现在脉诊信息中,对应于某一张方病机的脉诊信息,

    2022年22期 v.30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民间疗法》诚聘青年编委

    <正>本刊已组建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青年编委队伍,现诚邀在中医药基础、特色诊疗及民族药等各相关专业领域内有一定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青年专家、学者参与。详情请登录《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官网(ww w.zgmjlf.cbpt.cnki.net)查询。

    2022年22期 v.30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23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征订征稿启事

    <正>[推广适宜医疗技术突出实用简便验廉]邮发代号:82-695半月刊大16开每册定价25元半年定价300元全年定价600元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中国民间疗法》杂志(1993年创刊)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主办的中医药类学术期刊,为全国中医药优秀科技期刊,获原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A类学术期刊认定。我刊以“突出实用性和技术性,融医疗、预防、保健、

    2022年22期 v.30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